Colosseum against a blue sky
冬日藍天下的羅馬競技場~
2017聖誕節假期,我們安排了悠閒羅馬三日遊,內心想著可以到南歐避避寒~事後發現羅馬的冬天跟英國不相上下呀!🤧

從倫敦Luton機場出發到義大利羅馬機場(Fiumicino Aeroporto)✈️,
飛行時間約三個小時。
出了機場後,跟隨著火車圖示的指標,很快就能抵達Leonardo Express Station;從機場到羅馬Termini Station的交通方式,除了搭乘Leonardo Express之外,也可以選擇機場巴士。
從機場搭乘巴士到羅馬Termini Station票價為五歐元/人,官網請點 👉 Terravision
我們搭乘的Leonard Express,票價為14歐元/人;雖然較巴士貴,但只要30分鐘就能抵達Termini Station。
久聞羅馬扒手(pickpocket)很多,從機場出境後,前往Leonardo Express Station的路上,遇到靠近的陌生人,一率都視而不見,不搭理~🤪
鮮艷紅色的售票機(ticket machine);
有英文介面,按照指示操作後,順利買到票~
售票機還貼心的提醒,千萬不要讓陌生人替你操作購票,以免被騙錢唷!
乘車前,記得找到這個自動驗票機,將車票放入驗票。
(在過了驗票閘口後,可以找到這台綠框的自動打票機)
自動驗票/打票機會在車票上打個半圓形的小洞;
如果被驗票員查驗到沒有打票,視為逃票唷~
搭上火車時,聽到廣播開頭招呼:『Good morning』;腦袋跑出了黑人問號❓因為這時候已經下午一點半,怎麼還說早安呢?後來薑先生問了義大利籍同事,他解釋道『Good morining對義大人而言,是打招呼的一種方式,並不單單是指早安,還有,他們認為只要還看得到太陽,就可以用good morning。』🤓 所以下回聽到義大利人在傍晚五點和你說Good morning,別太驚訝喔~
=============== 一路火車到Roma Termini 🚄 ,開始輕鬆羅馬之旅===============
出發前預計行程:
🌀羅馬競技場(英文:Colosseum;義大利文:Colosseo)
🌀許願池(Fontana di Trevi)
🌀萬神殿(Pantheon) + 金杯咖啡
🌀西班牙廣場(Piazza di Spagna)
🌀勝利聖母教堂(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la Vittoria)
🌀梵蒂岡(Vatican)、聖彼得大教堂(Basilica di San Pietro)、梵蒂岡博物館(Musei Vaticani)。
我們在半年前就先訂好聖誕節去羅馬的機票;後來在查行程時,發現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汀禮拜堂(Sistine Chapel)每年的12/31休館;於是我便錯過欣賞巨作:米開郎基羅的創世紀和最後審判(the Last Judgement)的機會。😩
事後反省一下,出發前告訴自己帶著輕鬆的心情去羅馬遊玩,沒想到掉以輕心到錯過這麼重要的景點,大家在安排行程時可得留意;整個梵蒂岡我們只參觀了聖彼得大教堂,至於登上大教堂圓頂(dome)的計畫,因為時間沒有抓好,也錯過了!真是大意失荊州呀!
梵蒂岡博物館開放時間查詢:Vatican Museum Opening Time and Days
第一天到達羅馬飯店check in,已經下午兩點。羅馬冬季大約五點天黑,因此,我們就以許願池為目標,隨意走走、沿途拍拍照,順便熟悉一下環境。
轉角遇見非常陽春的加油站(petrol station/fuel station);
置身在羅馬古城中,有種不協調感~
意大利總統府 Palazzo del Quirinale 前,強調男體線條美感的雕像~
雕像環繞著的方尖碑(obelisk)是從奧古斯都的陵寢(tomb)搬來的;
羅馬的街上,有好幾座方尖碑。
走著走著,便在十字路口遇到四噴泉雕像(Quattro Fontane);
其中一座是黛安娜女神,象徵貞潔~
繼續往前走呀走,在一個小巷子轉彎後,
發現大量人群聚集~原來我到了羅馬許願池了!⛲️
見到許願池,薑先生馬上脫口而出:『怎麼這麼小一個?』😏
小小的許願池前面擠滿了搶著投幣的遊客(tourist)
興奮拍照之餘,也要注意自身的珍貴物品唷~
有位女士脫掉外套拍照時,看到她特別把鈔票塞在褲腰上的內袋裡,以免被小偷給扒走。
穿過層層人群,終於擠到一個好位置拍照~
噴泉正中間是Oceanus,god of sea;在希臘神話中,宙斯成為首領後,
他的地位被波賽頓(Poseidon)所取代;
右下方手中拿著海螺殼(shell)是Tritons, the messenger(信使) of sea。
羅馬讓我覺得有趣的一個地方是,每每看到一座雕像時,都會想著這是哪一位羅馬或希臘的神祇呢?🧐 想起了以前啃西洋文學概論的時光~
感覺來義大利就是要吃一下披薩🍕;
於是就在許願池旁找了間蠻多遊客的披薩店來試試看!
結帳時才發現它的pizza是秤斤論兩在賣的,真有趣~
🌀 義大利文的「謝謝」是:Grazie (ㄍㄜ 拉 ze)
「不客氣」則是:Prego ( ㄆㄨ 累 狗)。
適逢聖誕假期,街上隨處可見很有聖誕氣氛(christmassy)裝飾的店家
============== 第一天的行程結束;真的是帶著輕鬆愜意的心情來的 ==============
第二天行程的重頭戲就是參觀羅馬競技場~ 🤠
根據天氣預報,今天是陰天;
雖然沒有藍天白雲,但是總比下雨來得強!(很阿Q的心態)
羅馬競技場從火車站走過去,大約25分鐘的腳程,對於在倫敦走路慣的我們而言沒有很遠~
如果不想走路,可以在 Tabacchi 雜貨店買到公車票。
點這裡可以更了解義大利Tabacchi (香菸):What is a Tabacchi in Italy?
為了節省現場排隊等待的時間,我們先在網路上訂好票;雖然要額外付兩歐元的reservation fee(預訂費),但看到售票處長長的人龍時,我和薑先生覺得非常值得~✌️
羅馬競技場的門票(Colosseo)為12歐元,包含旁邊的古羅馬議事廣場(Foro Romano) + 帕拉提諾之丘( Palatino)。
既然都到了羅馬競技場,怎麼能錯過新開放的景觀台(belvedere)導覽呢?花費9歐就有專人導覽,帶你到一般遊客無法進入的地下層(underground) +第三層(third ring) +景觀台。
正當我們開心的在官網選擇英文導覽團時,薑薑薑!聖誔節連假太熱門,通通額滿了!但為了不錯過這難得的機會,薑先生把所有的語言導覽都搜尋一遍,最後只有西班牙語導覽還有名額,而且只剩2位,只好硬著頭皮訂下去了!😜
早上10點不到,競技場外面已經聚集許多人潮~
立馬來一張經典合照~
我身後那位拿著自拍棒(selfie stick)的男子,會過來詢問你要不要買自拍器;這在羅馬著名景點超常見的,不確定是否價錢合理以及是否單純賣自拍棒?大家還是多留心。而除了自拍棒黨之外,還有圍巾黨、提籃黨等等。遇到他們靠近不要理,不要回應就好。
但我們在參觀某個教堂時,入口處有個女士拿著聖母的畫像卡要我們買、或捐獻,我們身上沒有零錢,對方就用很兇的語氣對我們說了一大串聽不懂的話;後來離開教堂時,她又再兇了我們一次,整個讓人很無言。其實可以把她歸類到募款黨,首先,她沒有穿著神職人員的服飾;再者,教堂通常不會在入口處主動向大家收取費用。
進入競技場會花點時間在排隊等安檢(security check);進入之後,領了導覽的無線語音接收器,導覽員就開始一連串西班牙語的介紹;完全聽不懂&%?@,所以我跟薑先生就開始瘋狂拍照,以及欣賞競技場的千年古石頭。😎
接著導覽員帶我們進入一般觀光客無法進入的平台,讓大家超近距離的拍照,因為一團約25名遊客,不會有等別人拍照等到天荒地老的無奈感~
我所站的這個平台,是古羅馬競技場鬥士(gladitor)搏鬥的地方,
前方凹陷的部分可以看出原本的平台已經坍塌。
羅馬競技場是個橢圓形的劇場(amphitheatre),由當時的猶太犯人(prisoner)花了5年時間建造完成。
平台是後人所搭造的,只蓋了一小片,
沒有平台的地方可以看見裸露的地下層(underground),
當時表演的野獸(beast)、搏鬥的戰士、以及武器,就是安置於地下層。
接著導覽員帶著我們走到了地下層
沒用到半根鐵釘,只是將石塊削成梯形就能搭造出橫柱,聰明的古羅馬建築師
整團只有我和薑先生是亞洲人,整個跟大家很疏離~
美麗的女導覽員似乎發現我們聽不懂,跑來用英文問我們:Do you understand? 🤣
薑先生回答她:not really。
於是導覽員很貼心的用英文簡單快速地和我們再介紹一次;真是人美心也美,大加分!👍
接著來到競技場頂樓的景觀台~
拱形(arch)構造是競技場的特色之一
高處俯看,巨大(immense)、宏偉的(magnificent)
古羅馬競技場盡收眼底~
塌陷的觀眾席~
因為地震的關係,加上後來部分石頭被拿去建造教堂,導致競技場受損蠻嚴重的。
整個觀眾席(auditorium)分為四層,可提供大約6萬個座位;座位(seating)的安排是有階級之分(social status)的。
第一層(the first tier),最靠近表演平台的位置,是給皇帝/國王(emperor)、參議員(senator)等貴族。第二層往上開始依序略分為 騎士、平民、以及女人。
右邊是古羅馬廣場的遺跡(remains)之一:
Temple of Venus and Roma
Arch of Constantine 君士坦丁凱旋門的建造是
為了紀念君士坦丁的戰爭勝利。
競技場加上周邊的古羅馬廣場可是當時的精華蛋黃區;如果想要看完這些遺跡的話,要預留一整天的時間喲~
最後在紀念品店買了一本介紹羅馬歷史的書,還有下面這位羅馬鬥士。
露腳趾的羅馬鞋~😍
矗立於羅馬2000多年的競技場,見證了羅馬帝國的興衰~
=============== 第三天 輕鬆自在的逛逛羅馬著名景點 👩 🧓 ===============
第一站來到也是有著千年歷史的萬神廟~
外觀看起來很有歷史的味道~
萬神殿英文為Pantheon;在古希臘時期,『pan-』 意味 『all』,而『theon』意思為『god/holy』;整個字合起來表示『honor all gods 』。一開始,萬神殿是羅馬人為了敬獻眾神而蓋的神廟(temple),現在則是作為教堂使用。
高聳的大門
在排隊行進時,有3~4個人假藉邊走邊聊天,順便靠近我們,想趁機行插隊之實;薑先生便拍拍他的肩膀說:『The queue is over there.』,提醒他們要排隊。感覺對方在被發現插隊的意圖時,絲豪沒有感到不好意思,轉身就走掉了~在梵蒂岡的寒風中排隊時,也遇到一樣的情況~🤷♀️
萬神殿適逢聖誕假期,
彌撒活動結束後才開放遊客入場~
萬神殿最有名的地方是他巨大的穹頂(dome)
中間的洞是簍空的,是光線的唯一來源,也是教堂和天上的神的連接處;
地板是斜的(slanted),所以雨水滴進來會流出去,不會積在中間。
除了這穹頂外,萬神殿裡另一個著名的景點就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畫家 Raphael 拉斐爾的墓。從門口進去後往10點鐘方向,人最多的那個就是了~
萬神殿旁邊就是有名的金杯咖啡~我和薑先生很少喝咖啡,喝不出它特別的地方,但至少喝起來很順口~
谷歌翻譯:la casa = house
tazza = cup; oro= gold
門口可見灑豆子女神像~
進去之後前往櫃檯點咖啡,接著拿著收據到另外一邊給咖啡師(barista),他們就會幫你做了。
我點了一杯Late,薑先生點Cappuccino,
加起來兩歐,覺得便宜~
最後買包咖啡當伴手禮回家
冷冷的冬天來杯熱呼呼的咖啡,身心靈都被滿足了~
前往西班牙廣場的路上看到Fontana del Tritone,
主角是一隻肌肉男人魚(merman)。
超有希臘羅馬神話故事風的門環(door knocker)
小小的階梯、滿滿的人潮。
老實說西班牙廣場我覺得蠻普通的~
在這裡也要特別留心身上的財物唷。
對面精品區,也是滿滿的人潮~
看看時間差不多該吃晚餐了,因為已經吃過披薩,所以這次選了另一道經典食物:義大麵!
肚子餓了,忘記麵包是硬的,一口咬下去,整個愣住!哈哈哈
吃餐前麵包的時候,因為外皮是硬的,可以用手撕成一小塊比較好入口呦。
記得沾著旁邊的醋、橄欖油試試看唷~
跟我們所熟悉的義大利麵不太一樣,這裡吃到的口感比較硬,有點像沒煮熟~哈
和辦公室同事聊到這件事,他們也覺得義大利人煮的義大利麵口感偏生(raw)硬一點。
但味道很棒、很好吃,完勝、樂勝英國⋯⋯
吃完飯後,終於又看到了藍天
為這趟義大利之旅畫下美好的句點~
最後和大家分享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(St Peter's Basilica)的靜謐夜景~
正中間的陽台就是教宗和大家揮手致意、發表演說的地方。
雖然在冬季寒風中排了3個小時才進入聖彼得大教堂,但非常值得!裡面著名的聖殤雕像(聖母抱著從十字架放下來的耶穌)、巨大的聖體傘、華麗的聖彼得寶座,在在都值得細細品味、欣賞。
有台箱型車裡在聖彼得大教堂前的廣場上販賣明信片,以及郵票;
寫好明信片後,投入旁邊黃色的郵筒,就大功告成啦!
🌀 記得帶隻筆在身上唷~謝謝借我筆的一對日本夫妻😍
羅馬的三日遊,讓之前只出現在書本的這些古蹟、著名景點,栩栩如生的出現在我眼前;對我,它們不再只是書本的一個名字,而是有生命的歷史,和大家分享囉~
薑英文 ∞ 溫習時間
|
|
pickpocket (adj.)
|
扒手
|
petrol station; fuel station (n.)
|
加油站
|
obelisk (n.)
|
方尖碑
|
tomb (n.)
|
陵寢
|
messenger (n.)
|
信使
|
Christmassy (adj.)
|
有聖誕氣氛的
|
belvedere (n.)
|
景觀台
|
selfie stick (n.)
|
自拍棒
|
gladiator (n.)
|
鬥士
|
prisoner (n.)
|
犯人
|
arch (n.)
|
拱門
|
immense (adj.)
|
巨大的
|
magnificent (adj.)
|
宏偉的
|
auditorium (n.)
|
觀眾席
|
emperor (n.)
|
皇帝
|
senator (n.)
|
議員
|
remains (n.)
|
遺跡
|
slanted (adj.)
|
斜的
|
merman (n.)
|
男人魚
|
door knocker (n.)
|
門環
|
raw (adj.)
|
生的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