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hitby 是我目前最喜歡的濱海(seaside)小鎮

London到Whitby,
車程大約快五個小時。
利用五月的第一個Bank Holiday,來到朋友推薦在約克(York)北方的Whitby~
🌀在五月,英國有兩個Bank Holiday,分別是第一個星期一,以及最後一個星期一。
英國的國定假日大多排在星期一、或是星期五,這樣加上週末就有連假三天,政府這樣的安排很棒!😏
第一天我們先住在約克;隔天一早再從約克過去,車程約一個多小時。
遊客塞滿了Whitby;
我們找停車場(car park)找了快一個小時~🤦♀️
天氣實在太熱了!買了一杯冰涼的奶昔,解暑~
邊喝奶昔、邊閒逛、探訪小鎮~
因為濱海,有許多海岸遊覽船(costal cruise)可供選擇~
👉 Whitby Coastal Cruises 可參考這裡的訊息
後面一整排典型的(typical)英國樓房,
配上港邊的遊艇~
往海岸邊來去看看吧~
遠方有海盜船!😈
爬上往Captain Cook Memorial(紀念碑)的階梯,
就能遠眺Whitby Harbour(港口) Lighthouse(燈塔)
那天庫克船長(Captain Cook)的雕像正在維修~😓
翱翔於空中的海鷗海🐦
他們從頭上飛過的時候,好怕被他們的便便攻擊!
我來英國已經被鳥屎攻擊過兩次了~
🌀這裡的海鷗非常多!千萬不要餵食(feed)他們,以免慘遭群體夾擊~
框在Whalebone(鯨魚骨)Arch(拱門)中的
Whitby Abby、Church of Saint Mary。
在18、19世紀的時候,Whitby的捕鯨業((whaling industry)蓬勃發展(thriving);因為鯨魚油非常有商業價值,許多船隻從Whitby出發前往Greenland,捕捉鯨魚。但航程是非常危險的,很多人出發後,就再也沒回來過了!
所以當船隻成功返航時,船隻們有個傳統(tradition):會將鯨魚的下顎骨(jaw bone)高掛在船桅(mast)上面,表示他們凱旋歸來。因此,先人們在19世紀中葉建造了Whalebone Arch,來彰顯掛鯨魚下顎這傳統,以及小鎮捕鯨歷史。
🌀資料來源:Whitby-Whalebone Arch
🌀資料來源:Whitby-Whalebone Arch
從Whalebone Arch可以清楚的看到Whitby的三個著名景點;
左至右分別是:『Church of St Mary』、『Whitby Abbey』
以及『199 Steps』。
在這裡簡單吃完三明治、休憩一下後,前往『199 Steps』
不走原路回去,繞道至居民們的後門小徑😜
彎彎曲曲的,有點像走在九份的感覺~
回去市中心的路上,發現很多人靠在港邊,似乎在抓東西~
後來發現他們是在撈螃蟹(crabbing)🦀️
觀察了一下,他們好像不是用鉤子(hook)來釣螃蟹,似乎是將誘餌(bait)放在桶子裡,然後將桶子慢慢垂放置海中,然後等螃蟹爬進去桶子裡面。後來發現,他們會把抓上來的螃蟹,再放回海中~
往199 Steps的街道擠滿人潮~👫👭👬

『199 Steps 』顧名思義就是199個階梯
聽起來可怕,但一下子就爬完了!
連我這個軟腳蝦都輕鬆征服~💪
爬到階梯中間時,可以看到左右兩邊不對稱的(asymmetric)的燈塔。
在我心中,Whiteby整齊的街道、紅磚色的英式房屋,
以及能夠遠眺北海的碼頭,更勝南方著名的Brighton~
爬上199階之後,首先印入眼簾的是『Church of St. Mary』;
前方的墓園(graveyard)為恐怖小說Dracula的背景。
薑先生在拍這張相片時,看到有個外國人跑到墓碑(gravestone)前,直接對著墓碑上的名字拍照😰;只能說外國人沒在忌諱這些的~
在『Church of St. Mary』,是Whitby的另外一個景點:『Whitby Abbey』;
其實它已經是個廢墟,但要進入參訪,門票為7.9英鎊。
對這個修道院歷史有興趣的人,可以上English Heritage的官網:Whitby Abbey History
我和薑先生在英國居住兩年下來,已經對教堂、修道院無感了~😜

如果去膩了Brighton,又想要看海,吹海風,
不仿將位在York東北方的Whitby納入你的清單之一唷~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